欢迎您来到【无锡市弘利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】官网!

免费咨询热线:13906179295

应用领域

公司未来将秉承互惠互利,实现双赢的宗旨

如果您对我们服务或产品感兴趣,可以直接联系我们,期待与您的合作

应用领域

纳米氧化镁提升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的机制
发布时间:2024-10-02      点击次数:80

氧化镁,尤其是纳米氧化镁,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在提升锂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方面展现出了潜力。

一、纳米氧化镁的基本特性与优势
纳米氧化镁,其粒径小至几纳米至几十纳米之间,比表面积显著增加,赋予了它高活性、良好的分散性、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。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氧化镁在电子、磁性、力学及化工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。在锂电池领域,纳米氧化镁的引入,为解决锂电池内部结构不稳定、循环寿命短、安全性差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二、提升电池内部结构稳定性的机制
1. 抑制体积变化
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,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入与脱出,会导致电极材料体积的膨胀与收缩,进而引发内部结构松动、活性物质脱落甚至短路等问题。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高硬度的材料,其均匀分散并嵌入到锂电池的电极材料中,有效抑制了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。这种抑制作用减少了因体积膨胀引起的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,从而保持了电极结构的完整性,提升了电池的内部结构稳定性。

2. 提高热稳定性
锂电池在长时间工作或高温环境下,内部温度会显著升高,存在热失控的风险。纳米氧化镁的优异热稳定性能够在电池内部温度升高时,吸收并分散热量,防止局部过热引发的热失控现象。这种热稳定性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,还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。
3. 形成稳定的SEI膜
纳米氧化镁还能与电解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,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(SEI)膜。这层膜有效阻挡了电子在电解液中的直接传导,减少了自放电现象,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
您感兴趣的新闻
上一条:重质碳酸镁如何稳定微晶玻璃内部结构以及拓展了应用领域
下一条:锂电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,离不开纳米氧化镁的精心调配与科学应用

返回列表